近期,受中美貿易戰影響,苜蓿草價格有所上漲。由于優質苜蓿干草是高產奶牛日糧必需,這勢必對乳品行業有所影響。在這種背景下,乳制品廠商要如何應對原料成本提升造成的影響?對于企業而言,減價促銷意味著利潤空間被不斷擠壓,絕非長久之計。此種環境下,乳品企業需要在技術創新、產品研發以及渠道拓展等方面提升增強。其中,行業領頭企業伊利就走在了前列。
伊利作為中國乳制品領頭企業,2017年在乳制品行業占有率達到22%,旗下的“金典”“安慕希”“暢意100%”“暢輕”“Joy Day”“金領冠”“巧樂茲”“甄稀”等品牌都已經家喻戶曉。這些品牌產品的推出,背后無疑有著強大的研發力量支持。根據伊利近三年披露的年報數據,研發支出同比增長15.39%,114.25%和21.63%。這其中,必然少不了相關乳品實驗室的建設。乳品實驗室一般需實現乳品理化檢測、功能物質分離純化、功能研究、分子生物學研究、蛋白組學分析、微生物研究、發酵工程、產品中試研發等功能。為了實現這些功能,乳品實驗室一般會配置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氣相色譜、實時定量PCR儀、多肽合成系統、流變儀、粒徑儀、質構儀、差式熱量掃描儀等儀器設備。
可以想見,隨著國民消費升級的影響和對乳品健康和口味越來越看重,中高檔乳制品相對較高的利潤率,都勢必會促進乳品行業廠商進一步加強乳品實驗室的軟硬件建設,以研究生產新品和提升工藝。對相關儀器廠商來說,這無疑是中美貿易戰陰影下,一片待發掘的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