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直屬檢驗檢疫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各國家資質認定(計量認證)行業評審組,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
檢驗檢測是國家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國家確定的“高技術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是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所明確的重要工作任務之一,是維護社會公平、保護環境、保護人類和動植物生命健康、促進技術進步和生產發展以及維護民生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從全國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數據分析表明,我國檢驗檢測行業發展迅速,機構數量、從業人數、檢測水平、檢測業務均有較快的增長,較好地適應了國民經濟轉型發展的需要,但也存在數量過多,重復建設,體制機制相對落后,“小、散、弱”現象依然普遍,運行不規范、不誠信,服務質量欠缺等問題。未來五至十年,將是我國社會經濟全面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檢驗檢測行業將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必將在服務質量提升、進出口貿易、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為促我國進檢驗檢測行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檢驗檢測服務業的需求,現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鼓勵創新為動力,以不斷夯實檢驗檢測質量基礎為宗旨,以促進行業發展方式轉變、提升行業服務能力為主線,尊重市場規律,銳意改革創新,推進機構整合,優化行業結構,推進檢驗檢測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公正、科學、規范、高效的高質量檢驗檢測服務。
(二)主要目標。
通過五年左右的努力,以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制度為杠桿,推動業務相同相近檢驗檢測機構整合,促進檢驗檢測服務業基本完成從數量、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市場布局和層次結構更趨合理優化,市場秩序更加公平有序,資源配置更加優質高效;基本完成從服務粗放型向服務品質型和服務創新型的轉變,形成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綜合性檢驗檢測機構,為社會提供更加誠信透明、經濟優質、便捷周到的檢驗檢測服務。
二、促進檢驗檢測行業轉型升級
(三)促進集約化發展,優化市場結構。
推動將“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創建納入城市建設、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促進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與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相適應,避免不同行業、不同部門的重復投資、重復建設,避免出現惡性競爭、資源閑置或利用率不高等情況;加快推進各職能部門所屬檢驗檢測機構的整合,集中儀器設備、技術力量,減少重復投資,提高檢驗檢測質量,提高工作效率。鼓勵專業、綜合檢驗檢測機構在產業集中區域、交通樞紐、沿海港口、偏遠地區以及消費集中區域設立檢驗檢測分支機構,提供便捷的網絡化檢驗檢測服務。對于設立分支機構、分公司或者多場所檢驗檢測機構的,資質認定部門應予以資質認定的便利化和評審內容的簡潔化。
(四)規模化和綜合化發展,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支持檢驗檢測機構通過資本紐帶、市場運作等手段,開展重組、并購、擴張,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延伸產業價值鏈,實現產業的規模化、集團化發展;支持大型檢驗檢測機構從提供單一服務向綜合服務發展,鼓勵檢驗檢測與認證一體化發展;放開檢驗檢測機構開展技術咨詢、標準研制、培訓、驗貨、情報以及其他技術服務的制度限制;支持和指導國內檢驗檢測機構在境外拓展檢驗檢測業務,為檢驗檢測機構“走出去”提供指導和幫助,積極配合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為檢驗檢測機構開展海外并購、拓展國際市場提供便利;支持檢驗檢測機構運用互聯網平臺開設虛擬檢驗檢測平臺和電商服務,提供一站式檢驗檢測綜合技術服務,提升企業運作效率和效益。支持中小檢驗檢測機構組建檢驗檢測聯盟,在儀器設備、環境設施、專業技術人才、技術信息共享和儀器設備耗材采購等方面形成優勢互補,壯大發展實力。完善相關制度,充分利用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科研設施與檢驗檢測儀器設備社會開放共享的機會,建立儀器設備在線服務平臺。
(五)注重專業化發展,提升業態發展水平。
在新材料、新能源、重大裝備、信息技術、節能環保、食品安全、化學品安全等重點領域,支持一批技術有特長、服務有特色的專業化檢驗檢測機構發展,不斷滿足市場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加強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新一代移動通訊、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加大技術儲備、培育力度,建設一批高水平的中國品牌檢驗檢測機構,不斷滿足新的市場需求。支持傳統領域檢驗檢測機構積極開展技術研發創新,加強業務培訓,完善專業化服務網點建設。扶持中小微檢驗檢測機構服務能力建設,鼓勵社會資本、一般性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建立專業化的檢驗檢測機構,提供合法且便捷的檢驗檢測技術服務,填補生產和生活中末端的檢驗檢測需求。
(六)形成權威品牌,充實行業發展內涵。
推進《檢驗檢測機構誠信基本要求》國家標準的實施,樹立誠信檢驗檢測理念、營造誠信放心檢驗檢測環境、加強社會公益公共服務、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等主題,按照“政府引導、機構創建、社會滿意”的原則,積極推進行業品牌建設。建立健全行業品牌培育、發展、激勵、保護的政策和機制,營造良好的品牌成長環境。著力扶持、培育一批檢驗檢測服務質量高、社會誠信度高的檢驗檢測機構成長為地方或者行業品牌,并逐步向區域、全國乃至全球擴展。提升檢驗檢測機構品牌意識,提高品牌創建內生動力;帶動優秀檢驗檢測機構依法進行商標注冊、品牌保護,不斷提升品牌價值和形象。推進檢驗檢測機構社會承諾、誠信聲明以及工作人員亮牌服務,提高工作透明度,打造檢驗檢測服務的核心競爭力,積極推進行業品牌建設,積極圍繞營造誠信放心檢驗檢測環境、加強社會公益公共服務等主題,積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行業服務品牌,樹立優良行風和文明形象。
(七)樹立“安全檢驗檢測”理念,筑牢行業發展基石。
引導檢驗檢測機構牢固樹立“安全檢驗檢測”理念,建立健全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有效落實檢驗檢測安全主體責任;依據相關從業人員安全健康管理要求等加強安全工作培訓;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規程,加強對涉及有毒、有害、輻射、生物安全或者其他高風險領域的檢驗檢測安全管理,依據相關標準定期開展安全檢查和評價,對安全隱患較大的檢驗檢測機構及其環境、設施要限期整改或更新。各地檢驗檢測機構監管部門要加強行業安全監管,將有關職業安全健康管理要求納入年度檢驗檢測機構監督檢查內容之中。
(八)樹立綠色檢驗檢測理念,建立環境友好的檢驗檢測產業。
推動檢驗檢測機構建立綠色檢驗檢測管理體系,制定落實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的規章制度。鼓勵檢驗檢測機構改進現有工作流程,升級改造實驗室及檢測環境條件,使用綠色檢驗檢測設施設備,完善有關檢驗檢測廢氣、廢液、固廢物等相關廢棄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制度,形成檢驗檢測廢棄物和有害物質排放少、資源重復利用率高的新型檢驗檢測技術規范。要不斷拓展綠色檢驗檢測服務的深度和廣度,促進綠色檢驗檢測常態化、長效化發展。
三、提升檢驗檢測服務質量
(九)加強行業誠信建設,營造放心檢驗檢測氛圍。